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3105阅读
  • 64回复

对汶川地震的解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weiyunhao
 

发帖
332
土币
766
威望
585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5-15
— 本帖被 sunjun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08-05-18) —

为地震中受难的同胞们哀悼!

为所有正在遭受灾难的同胞祈福!为我多灾多难的祖国祈福!愿天佑我民,天佑中华!






512地震发生后,在很多网站上出现了一些谣言混淆我们的视听。


这些人打着“纳税人”的旗号在那里为这次天灾找个责任人。说地震局无用,该撤。说不如养个蛤蟆。等等。
妈的,说别人无用的时侯也要理直气壮的,先拍胸口问问自己这个时侯做了什么??你自己有什么用??SB,你住得楼设计用得抗震参数就是地震局提供的。


正当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血的出血,人民子弟兵在为灾区的人们玩命时。这些擅长“马后炮”的“事后诸葛”,以狂妄的姿态不负责任的乱咬。让我们看着就是不爽。一句话,真想抽你个大嘴巴子。


在祖国有危难之际,我们一个普通人应该做些什么,这不用我说了。






关于这次地震的解读



512汶川地震是发生在我国南北地震带(沿东经104度线,贯穿中国南北)上的一次M78级地震。因震源较浅,造成的破坏严重。


这条地震带上,地震频繁而强烈,仅在二十世纪内,震级等于或大于8的地震已经发生了9次之多。其中发生于人烟稠密之处者,损失惨重的有:1556年山西关中地震,遇难有名可查者即达83万余人,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死亡20余万,伤者不计其数。


这是中国中枢地震带上的一次地震,非有些人把它跟三峡联系上,还被放在坛里精华贴里招摇。可知道没三峡这条地震带上也发生了很多地震了。事实胜于造谣。





关于张衡地震仪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与公元132年所首创,并于138年成功地记录到一次远震,开创了人类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先例。


张衡的地震仪只是能观测到地震的方位而已。仅此而已。谁要是再吵着说张衡能预测地震,那就麻烦你去把他叫醒,让他们给我解答下他是怎么做到的。SB,真不知道小学自然是怎么上的。




关于成功预报地震的困难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诸多相似之处:不一定正确的思路,偶然的幸运,零的突破,偶然中的必然,成功后的苦涩。”


——我国著名地震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运泰,《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P14


这是一个终其一生为祖国地震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老学者,对地震预测而说的一段无奈的话。这也许是在大自然面前,感到的人类自身的渺小吧。


有时侯我在想,人类到底能否真得预测地震。如果能,那是什么时侯。


就像医学学者,说癌症和HIV能攻克一样,那到底是什么时侯?一个人身体的复杂程度跟一个地球的内部复杂程度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除非你是尼采之类的狂X吠日。


那些一直在骂地震局无能的SB们,真想咒你们得上述的病,然后你可以无私的去为了全人类,捐出自己而被科学家研究。


你可知道,李四光,竺柯桢,这都是中国地震局的第一代专家,他们辛苦为我们国家的地震事业打下基础,而后历代地震人辛苦创历下的成果。你可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地震局都差点因为活不下去而关门。


这些都被某些SB们骂得一钱不值,真不知道你们居心何在。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


关于地震预报的解读



地震预报主要是要求在地震发生之前,预报出今后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预报的时,空,强都必须在一个明确有效的范围内,过大则失去意义。另外,由于预报还不能必然正确,所以还可以再加上一个预报说明,说明预报的精度或正确的概率。


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中国政府在地震预报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记录在案的唯一被成功预报的地震便是1975年的中国海城地震。中国地震专家那一次的成功预测也存在一定偶然性,在那次地震发生前当地已有多次小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功预报的可能性。


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并不标志着地震预测研究的成功。1976年,以几乎完全相同的预报思路和预测方法,对河北唐山地震没有做出成功的预报。而迄今堪与海城相比的成功预报在国际上仍寥若晨星。


在技术上,预报的主要困难在于未能确切认识地震区的介质和受力情况,未能理解影响一物理现象的全部重要原因。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层受力而破裂才产生的,但是人们既无法确切知道一个地区受力的大小和分布,又无法确切地指明地壳深处岩石层的节理裂隙及其强度,因而无法断定地壳某处何时产生破裂。例如;人们常常是在发生了一次地震之后才发现该地区在地下早就存在着一条隐伏大断裂。地球不少物理现象的确会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但是人们并不确切知道它还受到什么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及全部有影响的因素是如何变化着的。例如地磁场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太阳黑子或其他有关电磁现象引起的,地下水与地形变可能会到人工用水和雨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地震发生后,若发现一因素震前已经有了变化,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肯定这一因素的变化的确是由未来地震引起的,而不是其他事物引起的。

须知地震预报不能太频繁,让人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谁能受得了。
就算是知道了在2008年会有地震,那让你一年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试试。


哪个SB再在那里说大话,那先把地震预测里的难题解决了,正好这个行业也缺你这样的“能人”,我保证整个全人类以后会供你为神仙。


你要是感觉搞不定,就没资格叫唤。



关于学校倒踏学生被埯的解读



学建筑和结构的人都知道。地震中散架的建筑都是怎么样盖起来的。


公共建筑,开间较大。砖混结构,加楼板,柱子上配了些钢筋。地震一晃,很容易就散了,把人给埯了。


现在建筑的框架结构,震后顶多变形不能用而已,也不会倒成一堆。注意,地震不是911一样的袭击。


而这恰恰是中国很多城乡中学和医院的现状。这些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限于那时的施工水平和建筑材料,有教室已经很不错了。我的家乡也在一个小县城,也在中学读过书。


震后,我们的ZF必然会反思,20多年来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这是我的理解。

而在恰恰是震后伤亡惨重得的最重要原因。须知我大部分(90%以上)遇难同胞都是被掩埯于废墟之下的。


认清中国中西部省份经济实力的现状,你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正在努力进入小康,广大城乡人民的住房问题还在改善之中。


在改善民生方面,有目共睹,我们这一届的ZF已经全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个时侯那些习惯于骂ZF无能的人可以先休息一下了。事情可以解决,但是需要一个过程。


搞工程的人都知道,只要用足用好了材料,我们一定能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

但是,这需要强大的经济来做为支撑的。这方面在下一个专题里会更深入的解读。





关于抗震设防标准的解读



在抗震设防标准上,地震工程学受到社会经济效益的左右。达高的设防标准,是用过大的当前经济投资,换取高度的抗震效果;而通过低的设防标准,则是用过低的搞震安全性,减少当前的经济投资,但增加了未来更大的可能损失。当前的经济投资与国家当前的财力物力有密切关系。地震工程界早已知道钢,木,钢筋混凝土的良好搞震性能,故不少经济发达国家大多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建筑;但许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却仍然大量使用砖石之类抗震性能不良的材料兴建房屋,主要原因在于后者由于经济力量不足,而不得不承担更大的地震考险,以降低当前的经济投资。


那些整天喊着为什么不把房子造得结实点的SB可以去死了。我只能说你没脑子。能造结实点谁不想呀。


ps:2008。5。16。13:30
让那些老是在喊着ZF反思的人先闭上嘴巴。

不是不反思了。现在不是时侯。

现在最重要的是救灾民与水火之中。

有的人虽然已经救出来了,现在急需心理干预,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暖,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重燃起信心。这时需要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出马了。

我们敬爱的总理第一时间上去了,吃着榨菜啃着干馒头上去的。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伟大的共和国的总理,还有他的前辈周总理在鼓舞着他,还有背后的十几亿华夏儿女支持着他。

今天胡总也到了。
他们带去的是全中国人的祝福,还有灾区人民未来的希望。

任何ZF都不希望自己的人民遭受灾难。如果谁说我们现在的ZF不关心民生,7亿农民一人一口吐沫上去淹了他。我第一个上。

我们的ZF在努力,都记在人民的心里了,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

我进不了灾区,但是我会在这里为所有战斗在第一线的斗士们摇旗呐喊。

让那些一个劲泼泠水的败类去死吧。

未完待续



我这里还有历史上其他国家地震的数据和图表。


在这里先不上传了。看看有人骂我吗??


我在这里留着反驳。




  那些喊着“这就是中国的现实”的SB,我劝你,赶紧滚离我们这可爱的土地。几十年养出来你这么个玩意,我已经替你父母很抱不平了。



[ 此贴被土老帽在2008-05-18 07:54重新编辑 ]
8条评分
geofem 鲜花 +1 - 2008-05-15
hedao 鲜花 +1 - 2008-05-15
小兵嘎嘎 鲜花 +1 - 2008-05-15
小兵嘎嘎 鲜花 +1 - 2008-05-15
土老帽 鲜花 +1 - 2008-05-15
黑白 鲜花 +1 - 2008-05-15
代言人 鲜花 +1 - 2008-05-15
laizhe 鲜花 +1 - 2008-05-15
其实我是个哑巴,平时说话都是装得。
离线wweiyunhao

发帖
332
土币
766
威望
58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5-15
强烈要求版主置顶,以正视听
其实我是个哑巴,平时说话都是装得。
离线zhufangcai

发帖
572
土币
1111
威望
181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5-15
说得有一定道理,值得讨论
离线zongxy

发帖
1539
土币
2198
威望
268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5-15
但是,俺认为有些东东还是可以提前进行滴,但是有时候是某些原因不能公开罢了
附件: 地震预测.pdf (163 K) 下载次数:8
以后再也不让我的熟人干地质了,真烦
离线zongxy

发帖
1539
土币
2198
威望
268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5-15
这个是转本论坛里的帖子,见谅,俺也是外行,的确没本事预测的
以后再也不让我的熟人干地质了,真烦
离线jihezhilv

发帖
259
土币
2623
威望
45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5-15
引用第3楼zongxy于2008-05-15 16:58发表的  :
但是,俺认为有些东东还是可以提前进行滴,但是有时候是某些原因不能公开罢了

有些理由和原因还是不能挑明的
专一→昔时→尊重
离线twtw

发帖
607
土币
161
威望
94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5-15
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方法进行地震预报,应该土洋结合,群策群防.长期预报专家为主,短期预报应该让群众参与.只要10%的精确率,就是胜利.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离线zxszr

发帖
1195
土币
675
威望
650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5-15
不可否认楼主的专业知识丰富,一些观点大家还四可以接受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地震发生前的报道上的一些征兆,想没想过这么大的地震难道会一点前兆也没有吗?现在死亡人数已经到两万啦,哥们,那课是两万啊,况且还有许多小孩在,你就不为那些政府部门的失职感到羞耻吗?你难道对现在的社会一点都不理解吗?还是你根本就是地震局的
离线linwei0502

发帖
449
土币
99974
威望
65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5-15
在抗震设防标准上,地震工程学受到社会经济效益的左右。达高的设防标准,是用过大的当前经济投资,换取高度的抗震效果;而通过低的设防标准,则是用过低的搞震安全性,减少当前的经济投资,但增加了未来更大的可能损失。当前的经济投资与国家当前的财力物力有密切关系。地震工程界早已知道钢,木,钢筋混凝土的良好搞震性能,故不少经济发达国家大多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建筑;但许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却仍然大量使用砖石之类抗震性能不良的材料兴建房屋,主要原因在于后者由于经济力量不足,而不得不承担更大的地震考险,以降低当前的经济投资。

这一点至少没错!
2条评分
wweiyunhao 鲜花 +1 - 2008-05-15
wweiyunhao 鲜花 +1 - 2008-05-15
情况属实 望予批准
离线twtw

发帖
607
土币
161
威望
94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5-15
也不是说我们地震局的专家水平低,至少我们的体制有问题.怕掉官,真的有预感也不敢明言. 我们的地震局网站上,除了些虚的,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中国的网站了解不到这次地震的灾情,倒是美国的USGS详细的很,地震一发生,人口分布及烈度都一清二楚.我们国家的网站只有震中,还有几个同心圆.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离线z402429283

发帖
1060
土币
685
威望
349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5-15
引用楼主wweiyunhao于2008-05-15 16:11发表的 愤怒了,这么专业的论坛没有人对汶川地震出来解答。我来。 :

为地震中受难的同胞们哀悼!

为所有正在遭受灾难的同胞祈福!为我多灾多难的祖国祈福!愿天佑我民,天佑中华!


.......

对地下“土地公”的脾气还是很难的--上天容易入地难呐.....
离线lgf_8323

发帖
305
土币
2557
威望
14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5-15
很同意楼主的意见
希望大家都能理智的去发表意见
Too old to study!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