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9393阅读
  • 210回复

[请教]这么深的风化槽可能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wscwb11
 

发帖
22
土币
152
威望
202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19
最近有个工程,坝轴线上共布置了3个钻孔,河床卵石层厚度5~8.0m,两岸出露全部是微风化安山玢岩,据前期资料河床上部是卵石层,下部也为安山玢岩,在安山玢岩内有靠左岸的深槽,可是实际揭露河床内靠右岸钻孔在钻至15m就可见到微风化安山玢岩,较完整,河床内中间孔和左岸孔钻进到50m,还是一直无法取上完整的岩心,取上来的都是样品好像砂一样,颜色深灰色、粒径大约0.5~1mm,我们认为是安山玢节理裂隙密集带或断层破碎带,顺河流走向,有的同事认为是风化槽,不知道对不对,愁死了,哪位高手帮忙給解答一下。在河床内安山玢岩中可能形成大于50m深的风化槽吗?
1条评分
sunjun 土币 +200 - 2009-08-19
离线涓流时刻
发帖
27
土币
686
威望
28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8-19
      你所指的北岸是不是指图片三中的山坡这一岸?
     
      五十多米的风化槽是有可能出现的。如果那边受了较强地质构造运动,同时水的侵蚀,风化槽较深是可能的。水的风化深度就深!
离线zwscwb11

发帖
22
土币
152
威望
2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8-19
图片3中山坡那是左岸,就是顺水流左手边,河水自照片左边向右边流,你看了照片1就是左岸和中间孔的岩心,照片2是右岸孔的岩心,你认为是什么造成岩心这个样子?
离线zwscwb11

发帖
22
土币
152
威望
2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8-19
还有安山玢岩的风化产物是什么?因为在砂中有类似粘土的物质呈块状(灰绿色和红色蜡状光泽),在前期勘探中,左岸本次钻孔的上游50m处钻孔中,发现卵石层0~8m,8~20m为第三系粘土岩(红色),20m以下为弱风化安山玢岩,因此这次设计部门提出本次砂状物是否为第三系地层(粘土岩或砂岩)?
离线soilrock

发帖
319
土币
9148
威望
73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8-19
“我们认为是安山玢节理裂隙密集带或断层破碎带。”

zwscwb11 兄:
  你是对的!!!
  至于断层的产状和规模,就要等开展其它工作才能进一步判断。你猜测它顺河谷走向,非常可能。

  其实所谓的“风化深槽”,大多就是断裂带,只不过为了“免责”而换了个名词罢了。具体分析如下:
  1、我国现有各类比例尺区域地质图的工作程度是不高的,如1/5万图的地质点密度一般大于500m。也就是说,区域地质填图时,其观测线路间距可以在500m左右,两线路之间的地段可以不去管它,如果两线路之间有一道小断层,是不会被发现的。另外更重要的是,野外观测地质点都只凭肉眼进行的,这样一来,区域地质图填图中所能判断出来的断层大体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断层带硅化强烈、抗风化能力强、有幸出露地面的断层;另一是岩性、地层突变,显示出该处曾有很大位移的断层。至于破碎严重的断层,往往因为风化剥蚀被掩埋起来,或者位于岩浆岩、次火山岩地区、无法进行地层对比的断层,野外是很难看出来的,于是区域地质图也就没有了。由此可见,区域地质图"漏失"断层是必然的,其中还可能包括了一些规模颇大的断层。
  zwscwb11 兄在首帖中列出了两个基本情况:(1)沟谷、洪积层——有掩埋条件;(2) 安山玢岩——是一种火山岩或次火山岩,层理不清晰或没有层理,难以观测到断层两盘位移。正是上面所说的两种不易发现断层的原因。
  另外,在照片三中的山体岩石露头中,可观测到大量密集的节理、裂隙,它们是断层影响带的特征景观;再加上钻孔所揭露到的带有较明显风化的角砾,所以我赞同zwscwb11 兄关于断层的判断。
  2、要较准确判断一条断层并非难事,例如当某个钻孔发现了风化强度、深度和邻近钻孔不一样,不符合水平分带规律,就可先进行地表追索或物探追索,然后采用钻探验证,就可以查明是不是断层了。也就是说,断层判断是要补充一些工作,才能根据断断续续的地质点或工程揭露点,确定它的规模、走向、倾角。一般来说,除了矿山、油田外,还有是特大型工程项目——如高坝工程、核电工程,一般都不必进行这项工作也能满足岩土工程的需要了。于是有一些“聪明”人,就发明了一个新名词——“风化深槽”,这样一来,即避免了承担追索断层的责任;也不必承担与有关人员、部门论证勘察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不吻合的责任义务。
  所以我说:“风化深槽”是一个“免责术语”

  最后我想说的是:“风化深槽”虽是一个很巧妙的“免责术语”,可以免除了一些麻烦;但对于有志于岩土工程的年轻朋友来说,心中要有数,千万不要止步于此!


  
鲜花(lhszsfi) 我能确定是断层破碎带,但说不到这样详细 鲜花(leanhorse) 我献的不是花,是对知识的尊敬 鲜花(wzsaoe) hao! 鲜花(土老帽) soilrock不会是你发明"风化槽"发始作者 .. 鲜花(hfei306) 学习了,非常感谢! 鲜花(勇记副食店) 受教育了!条评分
孙猴子说:你看那呆子又在乐滋滋的,准又上网了!
离线yuekm

发帖
395
土币
27329
威望
283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8-19
估计是断层破碎带。因为岩体的不均匀风化一般不会差别那么大,加上,岩芯是灰色,应该是断层所致。
离线wali

发帖
135
土币
153
威望
124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8-19
千万不要止步于此! 说的号啊 !
Gone with the wind !
离线z402429283

发帖
1060
土币
685
威望
349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8-20
引用楼主zwscwb11于2009-08-19 12:59发表的 这么深的风化槽可能吗? :
最近有个工程,坝轴线上共布置了3个钻孔,河床卵石层厚度5~8.0m,两岸出露全部是微风化安山玢岩,据前期资料河床上部是卵石层,下部也为安山玢岩,在安山玢岩内有靠左岸的深槽,可是实际揭露河床内靠右岸钻孔在钻至15m就可见到微风化安山玢岩,较完整,河床内中间孔和左岸孔钻进到50m,还是一直无法取上完整的岩心,取上来的都是样品好像砂一样,颜色深灰色、粒径大约0.5~1mm,我们认为是安山玢节理裂隙密集带或断层破碎带,顺河流走向,有的同事认为是风化槽,不知道对不对,愁死了,哪位高手帮忙給解答一下。在河床内安山玢岩中可能形成大于50m深的风化槽吗?

听到是个“霸”工程,我的内心相当纠结.......
离线ccyccy

发帖
800
土币
16902
威望
624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8-20
学习了,     
流水岁月,我已往矣,复再来乎。
离线zwscwb11

发帖
22
土币
152
威望
2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8-21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点和点评,首先是z402429283 的担心,你说的也是我所担心的,常言道水火无情,在这个一切以经济效益的为中心的社会里,我们在单位里作为一个技术负责人,常常会有一种心惊胆战的感觉。感谢soilrock老师的大力支持,我尽量争取多做些工作,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随后把结果公布出来,还希望各位老师多指导和把关
离线梅婉梅了

发帖
43
土币
1180
威望
22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8-21
学习+长见识。。。等着你的结果。。。。期待
雨淋日晒,勘察人在天涯.....
离线起步

发帖
482
土币
3785
威望
225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8-21
断裂破碎带,非常正常,而且很常见。
如果有条件的话,成孔质量还行,不塌孔,建议你做下孔内声波测试。
如果漏水不是太严重,注大比重泥浆进行。孔非常不理想就不行了,容易埋探头。

但是,我想你能把带相对比例的近拍新鲜面的照片放上来吗,我怎么看不像安山玢岩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