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矩形基础均布荷载条件下如何运用弦线模量? --]

-> 焦五一专区 -> 矩形基础均布荷载条件下如何运用弦线模量?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土老帽 2007-08-30 14:08

矩形基础均布荷载条件下如何运用弦线模量?

再次请教焦老师:
1、采纳弦线模量理论后,传统土力学的地应力模式还有用吗?
2、有无附加应力一说?变形与附加应力有关吗?
3、利用弦线模量计算地基变形的基本理论是何?

焦五一 2007-09-11 12:49
    弦线模量计算变形,和用压缩模量的区别仅在于,模量的不同.
1、采纳弦线模量理论后,传统土力学的地应力模式有用,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应力扩散和集中的问题,应该考虑,这一问题正在研究,我恐怕难以完成了,所以希望年轻人能够合作.详细情况请看"十界届土力学会议论文和弦线模量研究历史和应用前景展望"两个文件.
2、附加应力是对的,变形与附加应力有关,这是土力学基本原理,它和承载力深度修正有关.
3、弦线模量的基本理论已经在弦线模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一文作过讨论,还有在"机瓦厂烟囱条栏目正在做系统的阐述.请参考.
    关于弦线模量改正了太沙基的错误道路,已经发的:"Oedometer试验指标的错误及弦线模量的改正"系扫描,实在看不清.最近重新修改,今天就发在论坛上,请参考.
      对传统土力学应该继承,对太沙基等前辈创立的理论,我是十分尊重的,但改正他们的错误是更大的尊重.太沙基曾经说过,土力学的研究方法是"Learn as we go",他就是要求后人改正他的错误.问题是不是真的错了?大家尽可讨论.但如果我的理由充分太沙基是错了,弦线模量改正了,就不能无休止地搁置下去.请看"错误"一文,谢谢.

土老帽 2007-09-11 17:36
十分感谢焦老师的回复!
从回复的字里行间,焦前辈透露出来的敬业精神及对于岩土的钟情我们晚辈是谅得到的,仅此,就够我们这些心浮气燥的人学一阵子了。
对传统土力学应该继承,对太沙基等前辈创立的理论,我是十分尊重的,但改正他们的错误是更大的尊重.太沙基曾经说过,土力学的研究方法是"Learn as we go",他就是要求后人改正他的错误.
这段话是够经典的了!
对于弦线模量这个东西确实我了解比较少,这是我的错。但是我做岩土,自上学开始算起都十七年了,我又不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为何我未曾了解到弦线模量呢?其他岩土人为何未了解到弦线模量呢?这想这可能是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目前来说这个对于我来说的新东西,我会从坛子上不断下载关于焦老的理论,我要向焦老学习,我要搞清这个关系。
再次谢谢焦老师的回升复!

土老帽 2007-09-11 17:44
采纳弦线模量理论后,传统土力学的地应力模式有用,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应力扩散和集中的问题,应该考虑,这一问题正在研究,
????
传统土力学所学在压力荷载下基本上是下卧层中有软弱层为应力拆散,而下卧层中有硬层为应力集中。焦老所说的应力扩散与应力集中指的又是何呢?

现在规范规程中对于变形计算的方法针对的压缩模量为自重应力----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实际应力段的压缩模量,此压缩模量不等同于1---2的压缩模量,请教焦老师:
自重应力----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实际应力段的压缩模量如此逼近地基实际受力状态,与弦线模量有何不同呢?弦线模量是否也要考虑此实际压力段呢?

在长期变形观测与计算值之间规范中又规定了一个系数,这个系数的调整以后据说计算后的值与地基的最终沉降量相当吻合。

再说地基的最终变形,尤其是粘性土的变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证明,可能在整个工程使用阶段内变形都未终结,运用弦线模量计算的沉降量又如何对与实际中得到验证呢?

恕晚辈仅能够从压缩模量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会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弦线模量的。

王晓光 2013-02-25 15:32


查看完整版本: [-- 矩形基础均布荷载条件下如何运用弦线模量?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11945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