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1654阅读
  • 59回复

[工程现场]【地震救援】5.12地震宝成线109隧道崩塌现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dingbao85
发帖
243
土币
1949
威望
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6-10
天啊,有人员伤亡吗?
回家乡,建设家乡的地下工程事业
离线petsar

发帖
137
土币
1030
威望
3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6-11
  谢谢xa_geo兄在12楼说明!!再借xa_geo兄的这个宝帖,请大家过把“总工程师”的瘾。 fP;2qho  
  从照片上看,塌方地段山体陡峻、岩石似乎是厚层砂岩,而解理、裂隙颇为发育,软弱结构面组合不利,可以预料即使不再发生高烈度地震,经过若干年的风化也有可能再次出现崩塌。现在的题目是: hXQo>t-$  
  如果你是该路段的总工程师,你将会采取何种方法去消除或缓解山体崩塌对线路的威胁?
离线jimao0927

发帖
157
土币
637
威望
46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6-12
没看到我们老师啊。哈哈哈
离线波波
发帖
8
土币
117
威望
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6-12
不错!!!!!!!!!!!!!!!!!!!!!
我强,我奋斗
离线xa_geo

发帖
330
土币
888
威望
54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6-13
引用第13楼petsar于2008-06-11 00:08发表的  : _4MT,kN  
  谢谢xa_geo兄在12楼说明!!再借xa_geo兄的这个宝帖,请大家过把“总工程师”的瘾。 !L\P.FP7b  
  从照片上看,塌方地段山体陡峻、岩石似乎是厚层砂岩,而解理、裂隙颇为发育,软弱结构面组合不利,可以预料即使不再发生高烈度地震,经过若干年的风化也有可能再次出现崩塌。现在的题目是: XoqmT/P  
yZDS>7H  
\)m V2r!%  
TNK~ETE4  
岩石是灰岩,当时在场的时候也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时候的。岩体非常破碎,边坡高陡,就是治理,卸载的石头也要运到很远的地方。而且是交通要道,只要是施工就要中断交通,很麻烦。消除崩塌隐患难度很大,大家多讨论。
离线petsar

发帖
137
土币
1030
威望
3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06-14
引用第16楼xa_geo于2008-06-13 18:46发表的  :
岩石是灰岩……,岩体非常破碎,边坡高陡,就是治理,卸载的石头也要运到很远的地方。而且是交通要道,只要是施工就要中断交通,很麻烦。消除崩塌隐患难度很大……
mfpL?N  
9?~K"+-SI  
是的,治理难度的确很大。 ?}g#Mc  
边坡治理的手段大体有两类:削坡和锚固。但在这里似乎都很不合用,简单分析如下: f-b#F2I  
1、削坡——因地形异常陡峻,边坡后退后,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陡,稳定性也会越来越低,很难达到治理的目的。 v)AadtZ0d  
2、锚固——潜在危险岩石的厚度很大,在目前的工艺技术条件下,要真正锚定大厚度的山体,不但费用极高,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 +f- E8q  
o}4J|@Hi|4  
我的胡想: !O-9W=NJ  
1、把该路段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明洞 $NG|z0  
2、如果采用这种作法,新建明洞将会处于巨大偏压状态:山体一侧的压力将远远大于临河一侧。钢筋混凝土洞壁、圆拱都很难抵御这样巨大的偏压。为此,可否设想在靠山一侧采用锚定洞壁,尽量减少两侧的压力差?
2条评分
bluesilva_yt 鲜花 +1 - 2008-06-14
xa_geo 鲜花 +1 - 2008-06-14
离线bluesilva_yt

发帖
558
土币
1879
威望
73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06-18
赞同楼上的观点 VP<_~OLc  
另外,也可以采用悬挂的柔性支护方式,不过具体我也没有用过,应该比较适用这样的环境
生活如此美好!
离线pipilu1984

发帖
2650
土币
946247335
威望
383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06-18
引用第18楼bluesilva_yt于2008-06-18 09:21发表的  : -<'&"-  
赞同楼上的观点 Y-.pslg  
另外,也可以采用悬挂的柔性支护方式,不过具体我也没有用过,应该比较适用这样的环境
vPV=K+1  
估计挡不了那么大石头的冲击
离线xa_geo

发帖
330
土币
888
威望
54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8-06-18
引用第17楼petsar于2008-06-14 09:13发表的  :
是的,治理难度的确很大。 }*2q7K2bj  
边坡治理的手段大体有两类:削坡和锚固。但在这里似乎都很不合用,简单分析如下: "Q:m0P xb  
1、削坡——因地形异常陡峻,边坡后退后,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陡,稳定性也会越来越低,很难达到治理的目的。 >-s\$8En'  
.......
nyZUf{:  
tFvc~zz9  
明洞有没有具体的想法?
离线xa_geo

发帖
330
土币
888
威望
54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8-06-18
引用第18楼bluesilva_yt于2008-06-18 09:21发表的  : n3, ?klK  
赞同楼上的观点 LQ5WS  
另外,也可以采用悬挂的柔性支护方式,不过具体我也没有用过,应该比较适用这样的环境
C wKo'PAJ  
/n= %#{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0*66m:C2  
这次崩塌洞内到没有大问题,崩塌影响的是洞外的坡段和路面 @\,WJmW  
有没有什么启示啊
离线asiayjg

发帖
575
土币
921
威望
170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06-23
非常珍贵的照片,感谢楼主共享,有其他资料隧道处理的资料吗?谢谢
离线zhbin1858
发帖
37
土币
288
威望
8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8-06-28
不错,顶一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