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424阅读
  • 7回复

[讨论]哈尔滨通报塌桥事故调查:直接原因系车辆超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秦子寒
 

发帖
38
土币
109
威望
15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19
据专家组分析意见、检测检验机构检验结论和调查组调查取证认定,三环群力高架桥鸿福路上行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人员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王志武驾驶超载货车,勘定张会波、刘国东驾驶擅自改变外形和技术数据的严重超载车辆,在121.96米的长梁体范围内同时集中靠右行驶,造成钢混叠合梁一侧偏载受力严重超载荷,从而导致倾覆。
离线cjz06

发帖
40445
土币
930
威望
3208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9-19
这还用专家说
Welcome to beijing!
离线laotumu

发帖
290
土币
43
威望
1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9-19
       果然,不出人们预料,公布了事故“原因”,这是欺骗人。既然说是“超载“,那就将超载数字及设计数字都公布出来。一辆四轴大货车的总重是多少,按设计规范荷载是多少、这瞒不了广大知识人员。痛快些吧,是错误,是腐败,都端出来。
离线dyh_lyt

发帖
193
土币
59
威望
17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9-19
采用双柱墩,就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离线laotumu

发帖
290
土币
43
威望
1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20
         从坠落的货车图片来看,四轴朝天,明明是四轴车,为何说成是六轴车?不要隐瞒真象。
离线laotumu

发帖
290
土币
43
威望
1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25
      看了网站上关于哈尔滨跨桥事件有关人的对话。有一些看法。先提一点:
   总的看来是485吨(四辆货车总重)可压倒和掩盖一切。说设计和施工质量没有问题。很关心此事。要总结经验教训。先提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供大家评论。
   据专家说:汽车荷载设计值是Q=164×1.2=197吨。(猜测1.2是不变荷载分项系数)对比现行规范后,我认为偏低。理由是:
   按现行《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 2004)第4.1.6条规定,结构重要性安全系数应取1.1,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则汽车荷载设计值应当是:
       Q=164×1.1×1.4=253吨。显然 253>197。
  另外,现行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对主梁横向抗倾复验算未作明确规定(只在第9.7.4条提出支座不得脱空)不知设计是如何考虑横向稳定验算的?在此计算环节有无安全储备?但待公布的新《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接受了近年来桥梁侧翻事故教训,在第4.1.9条增加了横向抗倾复验算的规定。明确规定:抗倾复安全系数为2.5。也就是说横向抗倾复应满足汽车荷载设计值是Q=164×1.1×2.5=451吨要求。(已经接近485吨了)不知专家知道这个尚未执行的新规范否?此问题供思索。
   有个疑问难以消除。485吨令人惊讶。一辆四轴大货车载重130吨,总重160吨,(指3#车)初步估算其轮胎压力为15兆帕。是正常压力的3兆帕的5倍,竟安全无事!160吨数字是否有假?
  9月24日的(北京青年报)登载了新华社记者南辰的文章“哈尔滨匝道侧滑"严重超载"外仍有疑待解”,文中提出若干疑问,提出“由更高一级的调查部门及时介入”(注意,文中“严重超载”是打了引号的。对此有兴趣的网友,可看看。
    
离线tcf918

发帖
23
土币
593
威望
14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0-09
很明显这个桥的施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个桥倾覆以后还是保持原有的形状的,而倾覆就不是施工单位的原因,他们只是按图施工。而设计是按规范执行的,做桥梁设计设计的都知道,实际设计的时候我们取的安全系数都是大于规范要求的,从设计来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所以个人感觉,规范在某些方面的安全系数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离线xhopping14

发帖
201
土币
1
威望
85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2-1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