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徐邦栋:中国滑坡学的开创者和领路者
laizi2008发表于 2016-09-26 19:37
治滑防灾展神技呕心沥血西北情
2016年8月10日,兰州温凉的夏夜并未挽留住一位老人离去的脚步。在一片肃穆中,人们向这位老人的逝去作最后的告别。就在两天前的晚上,这位已是96岁高龄的老者亦如平常一样,饭后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梳理着近期的研究成果,并向前来探望的学生讲述他生命中最后的一课。可是这一次,在双手微微颤抖之后,他却永远地睡着了。
他就是徐邦栋,铁路路基和滑坡防治专家,滑坡治理理论与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从事路基特别设计和山区山坡病害防治工作七十余年,在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有机结合中系统地揭示了滑坡的发生发展规律,开发了一套有效防治措施,成功治理复杂滑坡上百处,创立了具中国特色的滑坡防治学科理论,为铁路运输安全和滑坡灾害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孜孜以求,勤学不辍,逐步开创滑坡学
1921年,在那个风云际会、风雨飘摇的年代,徐邦栋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怀着救国救民之心寻求救亡图存之路。
1937年冬在南京沦陷前夕逃至内地,考入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政训第一总队,试图投笔从戎救民于水火。但因对当局的腐败现象不满,遂考入当时位于广东坪石的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4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毕业后,参加了柳州、罗平等飞机场修建,南京市修堤,北平和青岛公路设计和技术工作。因工作表现突出,1947年4月至1949年被调至广西贵县原湘桂黔铁路来湛段桂境工程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参加新中国建设,满怀信心整治已是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他积极服从组织分配,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于1950年调入甘肃天水市入铁道部西北干线工程局,从此献身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
1950年至1953年参加天成、兰银、宝成等新线铁路选线测量工作。在兰新铁路修建中,对高路堤首次用土力学理论的圆弧方法进行了特别设计取得成功,后在负责宝成线北段路基设计时创立了许多实用的设计技术原则,首创铁道部鉴定的路基特别设计文件,被苏联专家称为“中国第一位路基专家”。
1954年至1958年在负责宝成线北段设计及配合施工中,首次研究采用新结构治住了大量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保证了通车。
1958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物质供应严重匮乏,加之与苏联关系不断恶化,懂技术的人才屈指可数,新中国建设雪上加霜。徐邦栋从没有恃才邀功,而是克服种种困难,采用实地调研与理论研究,针对西北地区多条新线遇到的特殊问题,结合地质条件制订了设计原则并参加设计和审定,从而为我国铁路路基特别设计和不良地质病害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1961年,铁道部为了深入地研究解决新线建设中崩塌滑坡灾害防治的问题,于兰州成立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现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西北院),徐邦栋全面主持崩坍滑坡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成功治理了上百处滑坡,出色完成了上级要求的“以两宝(宝成、宝天)为主,兼顾鹰厦,以其成果为西南新线建设服务”的任务,并在他的主持下,系统研究了各类滑坡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有效防治措施。
50年代初我国铁路建设伸向山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向选线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当时我国地质力量薄弱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致使施工后出现了许多崩塌、滑坡、河岸水毁等病害,严重地影响了施工工期和铁路畅通,增加了大量投资。当时宝成铁路宝鸡至略阳段就因治理病害延迟通车近一年,鹰厦铁路建成后因路基病害一年之内有三个月不能通车。
徐邦栋参加了西北地区多条铁路新线的勘测设计工作,深感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他身体力行,刻苦钻研,夜以继日地学,向书本学,向内行专家学,向现场实际学,学以致用,并大胆实践,终于在他的领导下制订了高路堤、深路堑、江河冲刷防护及崩塌、滑坡等路基病害防治的技术原则和方法,并设计了前所未有的排水和支挡工程,成为我国路基特别设计第一人。
他把这些经验教训写入《路基设计及坍方滑坡处理》一书中,这是我国有关这一专业最早的经验总结。
之后他结合西北地区其他铁路勘测设计和施工中的丰富经验,编写了《宝天宝略两线崩塌处理经验》、《宝天宝略两线滑坡处理经验》、《江河防护、导流及改河》、《崩塌地区勘测设计》、《防治滑坡的支挡建筑物》、《柔性钢筋混凝土沉排的使用及其效果》、《滑坡检算》、《深堑设计》等论文著作,并任《铁路路基设计手册》(1962年)的主审人之一。
1977年出版的《滑坡防治》一书,系统论述了滑坡的定义、要素、术语,滑坡的分类和特征,滑坡与其它斜坡变形的区别,滑坡产生的条件、原因、勘察方法、治理原则和措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滑坡的专著,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其内容被列入高等学校教科书和有关规范中,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的空白。他主稿的《滑坡的规律与防治》获1982年全国自然科学三等奖。
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创造了具有
下一页 (1/5)
回帖(66):
66楼:徐老的滑坡分析与防治是经典中的经典
65楼:徐邦栋,铁路路基和滑坡防治
64楼:向老学者致敬!

全部回帖(66)»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